2025年,小米迎来创业十五周年里程碑。这家以互联网模式起家的科技企业,通过五年持续加码底层核心技术研发、突破高端化战略,成功蜕变为一家横跨手机、汽车、家电三大领域的“硬核科技公司”。自研3nm芯片“玄戒o1”的发布、小米17系列对标苹果的创新突破,以及小米汽车yu7大定24万辆的市场表现,成为其转型成果的三大标志性事件。
芯片领域,小米用十年时间完成从“追赶”到“引领”的跨越。2017年首款自研芯片澎湃s1遇挫后,2021年重启“玄戒”大芯片项目,四年投入超135亿元,组建2500人研发团队。2025年发布的3nm旗舰soc“玄戒o1”,cpu与gpu性能功耗跻身全球第一梯队,使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、全球第四家具备3nm制程设计能力的企业。该芯片已搭载于小米15s pro手机与pad 7 ultra平板,同时发布的玄戒t1手表芯片集成自研4g基带,标志着小米在通信基带领域迈出关键一步。雷军在演讲中强调:“芯片是硬核科技公司的必经之路,这场硬仗必须打赢。”
手机业务成为小米高端化战略的核心战场。2025年,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苹果,推出标准版、pro、pro max三款机型,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,采用3nm工艺,cpu性能比肩a19 pro,gpu提升34.6%。pro系列搭载的“妙享背屏”重构交互模式,支持个性化壁纸、信息通知、背屏自拍及“掌机模式”,兼顾实用与个性。屏幕、电池、影像三大领域实现国产技术突破:m10屏幕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材料,发光效率国际领先;金沙江电池含硅量16%、能量密度894wh/l,pro系列首用l形异形叠片技术;“徕卡光影大师”影像系统搭载国产第三代高动态技术lofic,pro max机型采用超聚光棱镜技术,长焦实力再升级。雷军表示,小米手机已从“对标苹果”迈向“正面迎战”,开启高端化新征程。
汽车业务延续“小米速度”。首款suv yu7定位“豪华高性能”,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,su7 ultra位列国内50万以上轿车、纯电销量双第一。截至7月6日交付量超4万台,家庭用户占比69%,有孩家庭占比85%。yu7搭载3.23秒破百的动力系统,全球首发天际屏全景显示hypervision,全系标配700tops算力thor芯片与一体式激光雷达。su7 ultra更在纽北赛道刷新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,重塑全球汽车工业对中国品牌的认知。雷军宣布推出“小米定制服务”,覆盖yu7 max与su7 ultra车型,提供车漆、轮毂、内饰等26项个性选配,并在北京工厂店打造400余平定制服务中心,践行“科技平权”理念。
从芯片到手机,再到汽车,小米的转型逻辑清晰可见:以千亿级研发投入为支撑,以自研芯片、操作系统、ai为技术引擎,赋能“人车家全生态”,实现从技术追赶到体验引领的跨越。玄戒o1填补高端芯片空白,手机业务通过“微创新”与国产供应链整合打开高端市场,汽车业务则以消费电子领域的效率优势颠覆传统玩法。然而,挑战依然存在:芯片生态需长期迭代,手机市场竞争进入“肉搏战”,汽车业务面临规模交付、海星体育的售后服务与智能驾驶城市场景落地的考验。雷军宣布未来五年再投2000亿研发,展现小米向“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”进发的决心。